2021.03.19
“一帶一路”即“絲綢之路經濟帶”和“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”,它旨在運用中國古代“絲綢之路”文明符號,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,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。經過這幾年的布局發展,“一帶一路”已成為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,在互聯互通、夯實世界經濟長期穩定發展、實現全球化再平衡、開創地區新型合作上取得了重大成就。
當地時間2019年11月7日,土耳其埃迪爾內,中歐班列“長安號”抵達埃迪爾內火車站。 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
山西省處于新亞歐大陸經濟走廊的重要區域,作為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,晉商文化的發源地,與“一帶一路”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。自然資源方面,山西礦產資源豐富,農產品種類多樣,和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資源互補性很強,具有巨大的貿易潛力。物流業作為支持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在“一帶一路”倡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,因而“一帶一路”倡議的提出,為山西物流業的發展提出了機遇和挑戰,同時物流業的發展也必將對“一帶一路”倡議的實施產生良好的積極作用。
借力“一帶一路”,優化布局物流節點。統籌規劃綜合物流基地布局,建立以大同國際陸港港務物流園區、中鼎物流園區、山西潞城智慧現代物流園區為代表的輻射全省的物流基地。積極探索聯運模式,完善多式聯運規則體系,打造陸空聯運新模式。完善物流基地功能,將其打造成為具有倉儲、加工、運輸、銷售、信息處理、銷售、金融等功能的綜合物流基地,并不斷創新,為客戶提供個性化、信息化服務,滿足新時代物流運輸的需求。合理優化物流配送中心布局,拓展國際聯運,發展跨境電商快遞業務,開展國際分撥中心、海外倉以及海外集散中心的建設,推進山西物流業的國際化。
借力“一帶一路”,規劃建設物流通道。大通道作為國家對外開放的保障,直接影響到國家間的經濟往來。山西省在新的區域經濟格局下,發揮著承東啟西的作用,東部聯通京津冀地區,向西連接西部地區,北部融入中蒙俄經濟走廊,向南貫通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,是“一帶一路”倡議下的重要地區。為此,我們應結合國家“一帶一路”總體規劃,大力建設鐵路、公路、航空物流通道,形成以山西省為重要樞紐節點,北上、西進、東出、南下的12大省級物流通道,包括山西至粵港澳大灣區物流大通道、山西至阿拉善口物流大通道、山西航空物流大通道等。自山西省中歐班列75006/5次列車開通以來,山西省充分發揮中歐、中亞班列在經濟轉型中的強大作用,不斷構筑“重去重回”、貨源“拼車”的大物流新格局。
借力“一帶一路”,建立物流信息網絡。運用大數據、云計算、區塊鏈等物流信息技術建設物流公共信息平臺,打造“互聯網+物流”新模式,破解傳統物流業的痛點和短板。構建智慧物流體系,通過以精細、動態、科學的管理,實現物流的自動化、可視化、可控化、智能化,從而實現抓住市場機遇、快速響應市場、優化資源配置、降低物流成本、提高資源利用率的大物流高質量發展。
借力“一帶一路”,創新物流經營模式。堅持物流先導、全面帶動的原則,優化煤炭、不銹鋼等重工業產品供應鏈,由輸出原料變為輸出材料、產品、服務,逐步向上、下游產業延伸,促進多業態全面發展,加速產業集聚。推動專業化物流建設,重點發展以資源型產品物流、農產品電商物流為代表的8類特色物流。深化平臺式經營模式,打造集線上交易、線上支付、線上保險、物流服務等于一體的綜合性線上平臺,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企業的線上物流需求。
借力“一帶一路”,加快物流企業發展。通過培育本地大型物流企業、引進國際國內大型物流企業、加強物流企業質量品牌建設等方式,突破傳統物流企業活動單一、現代化程度低的發展瓶頸。采用對標國際、優化提升的發展戰略,借鑒先進物流運作機制,創新經營開發模式,實現物流企業作業流程、設施設備等方面綜合服務能力的大幅度提升。建立物流行業信用體系,實行信用激勵和失信懲罰機制,對物流行業進行有效的監督,促進物流企業形成健康的競合關系。
借力“一帶一路”,加強對智慧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。隨著我國物流業逐漸向智慧化和國際化發展,對新時代物流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。因此,我們要積極引進人才,加強對物流從業人員的培訓,使之成為具有扎實專業能力、職業道德素養高、具有一定法律素質、國際素養和金融素質的專業性人才。
借力“一帶一路”,走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。綠色物流是物流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,堅持綠色理念,兼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,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,綠色投資、綠色金融,才能使物流的發展更好地融入“一帶一路”。山西作為煤炭大省,煤炭物流發揮著重要作用,相關企業要通過現代化物流技術,正向物流與逆向物流相結合,精心打造現代物流的包裝、運輸、倉儲、配送、流通、加工等全環節產銷鏈。
借力“一帶一路”,加大政策支持力度。加大對物流產業升級的投入,對有利于“一帶一路”倡議實施的物流基地、物流中心和相關項目給予資金支持,同時銀行要設立專項信貸支持制度。落實稅收優惠政策,對物流企業給予財稅支持,從而降低物流企業成本,優化物流行業政策環境。加大對物流業的土地支持力度,對納入物流規劃的物流園區用地給予優先安排和重點保障。
(來源:山西日報)